鎳氫電池爲什麽耐過充和耐過放電
很多對電池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的是鎳氫電池在耐過充和耐過放電性能方面要比锂電池好,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爲什麽鎳氫電池耐過充和耐過放電。


NiMH(NiCd)是由鎳镉電池(NiCd)改進而成。其電容比鎳镉電池更大,記憶效果不明顯,而且成本也不高(不含镉Cd),而且還能降低環境汙染。人們稱之爲最環保的電池。但與锂離子電池相比,記憶效應更強,自放電反應也更強。鎳氫化物電池適用于高能耗産品,如數碼相機,而鎳镉電池則適用于需要高放電率的設備。
鎳氫充電電池耐過充原因
日常使用的1.2V鎳氫電池,其充满电压通常为1.4V,放电终止电压是0.9V。这就意味着,鎳氫電池在放电到0.9V时已经不便使用,应该充电了。因此,0.9V既是放电时的终止电压,也可以看作是鎳氫電池充电的起始电压。实用中,因为0.9V之后的鎳氫電池还有一些小电流存在,所以,有的鎳氫電池将起始电压设置为0.8V也是可行的。鎳氫電池充满后的电压在1.4V左右,这可以视为其最高电压,但个体电池也要视具体充电方式而定。
一种情况是以恒压充电,比较老式的充电方式仍然这样设置,一般都是设置为1.4V,但这样的后果有可能是电池到达1.4V可能还没有充饱,在这种情况下,鎳氫電池充电终止电压就不是鎳氫電池饱和电压。
在快速充电时,可透过充电器内部的微电脑来避免电池过充。现在的鎳氫電池包含一个催化剂,它可以及时解除由于过充而产生的危险。
刚买回来的或者是没用过很久的鎳氫電池,需要一个“激活”的时间才能恢复电量。所以,有些新的鎳氫電池需要经过几个充放电循环,才能达到其规定的电量。
在过充和过放电过程中,由于储氢合金粉的催化作用,可以消耗正极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从而使鎳氫電池具有耐过充过放电的能力。在充电末期和过充电时,正极上析出的O2可以通过隔膜扩散到负极表面与氢复合,还原为H2O和OH-进入电解液,从而避免或减轻了电池内部压力积累升高的现象。否则,在电池过充时,MH电极又会产生大量氢气,造成电池内压上升;而在过放电时,正极上析出的H2通过隔膜扩散到负极表面可以被MH迅速吸收,否则,在电池过放电时,MH电极上会析出O2,从而使MH合金被氧化。
鎳氫電池耐放电
从鎳氫電池试验的充电曲线上来看,有些以1C充电的鎳氫電池容量到达100%的电压可以达到目的1.53V,然后,然后在这一电压下转头向下再恢复到1.4V附近,因此,1.53V成为充电最高电压,鎳氫電池充电器往往通过这个特点,把拐点电压出现设置为充电截止时间。大电流与小电流充电对充电电压的比较是:小电流在较低电压值就可以充满电,而且在满电后的充电仍能缓慢地提升电压,相反,1C以上的大电流在满电状态下继续充电,电压不升反降。所以,在电压达到一定高度(如1.36V)后,采用0.3C左右的小电流充电是较为合理的。恒流充电法采用了温升速率法作为充电结束的判断依据,比如,在0.3C充电条件下,每分钟温度上升2℃就会停止充电,这时的镍氢充电电压一般都在1.4V左右。根据鎳氫電池所处工作阶段,鎳氫電池电压分为:充满电压、额定电最低电压,或者说是饱和电压、工作电压、截止电压。鎳氫電池的额定电压是1.2V,这也是鎳氫電池正常工作时的平均电压值,通常,合格的鎳氫電池工作电压比较平稳,如果是一直在用的话,会表现为以一个比较稳定的频率形成电压下降过程。鎳氫電池截止电压为0.9V,有的镍氢充电电池实际可用到0.8V,电压降到0.8V以下,则说明鎳氫電池被过放,电池需要修复,如果电池经过修复(通常用0.2C充电1小时的方法修复)仍然未能达到0.8V说明电池失效。到达截止电压后应给鎳氫電池充电,普通型鎳氫電池饱和电压值会因充电电流不同而略有差别,相对小的电流在到达同样电压值时,容量(也就是电量)补偿会多一些,通常,鎳氫電池充满电压在1.4V左右。试验中,因电流不同,鎳氫電池充满电时的高电压会出现1.5V,低的也有1.38V。鎳氫電池充电,如果电流不同,充电效果和对电池的影响都会有比较大的区别。
上一篇: 鎳氫電池定制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