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高倍率锂電池
高倍率電池的特殊應用,主要是針對特殊便攜裝備二次用電等待時間較長、電池資源浪費、快速反應能力受制約等現狀展開的。可高倍率充電锂離子電池的使用有良好的潛力和前景,但應兼顧現行體制,在鞏固現役锂離子電池性價比、電路控制、安全性、高低溫充放電和循環壽命等優勢的基礎上,合理穩妥地實現高倍率充電。


锂離子電池逐渐成为各国使用的主要电池。高倍率锂離子電池不但降低了约1/3的设备负重,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可将设备的工作时间延长2~3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单次野外任务完成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高倍率锂離子電池的充电时间(2~4h),虽然短于镉镍、氢镍及铅酸电池(5~7h),但仍不能满足特殊状态下应急的需要。某些特殊应用中普遍使用一次电池,避免充电问题,当天作战任务完成后,旧电池全部丢弃,换上新电池,导致战争期间电池的后勤保障强度比弹药还大。为了满足战时装备再充电等待时间(5~30min)的需要,理论上可对锂離子電池进行高倍率(5~20C)充电。
高倍率電池材料发展的现状
通常高倍率充电时强大的电流会导致电池漏液、起火,甚至爆炸等危险。材料的改进和发展,是电池实现高倍率充电的前提,目前商用锂離子電池多使用LiCo02作为正极材料。为了改善电池的高倍率充电和安全性能,可采用LiMn204、LifePO4、LisV2(PO4)3及三元材料LiNi?Co? Mn?02、LiNi?Co?Al?02等作为正极材料。
锂離子電池负极大多采用碳材料。碳材料价廉易得,但首次充电不可逆容量较高、循环性能差,不适合高倍率充电。Li4Ti5O12可作为非碳负极材料,比容量达165mAh/g,特有的尖晶石结构可提高电极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使电池具备良好的耐过充、过放和安全性能,满足高倍率充电的要求。
高倍率電池的使用定位和可行性分析
在军事领域中,战术便携装备(如通信、指控、侦察和定位等设备)多以锂離子電池为核心供电单元,能够满足多种使用模式(手持、背负、穿戴和搬移等)下的设备用电需求。
锂離子電池提供了3.6V、7.2V、14.4V及25.2V等4种电压等级,容量多在12Ah以下。配套的充电设备功率等级多为200W以下,充电电流为0.2C和0.5C。国外推出的可高倍率充电锂離子電池以中小功率居多,多应用于便携设备(如小型电动工具),容量从数Ah到十多Ah不等。
可高倍率充电的锂離子電池能否与现役电池在配套特性上保持一致。高倍率充电的锂離子電池在装备配套体制上具有可行性,通过产品优化和工艺提升,能够在电气适配、接口配套和供电要求上与现役电池保持一致。
现有充电设备不具备5~20C充电的能力,充电电流的成倍增加,不但会增加充电设备的功率、体积和质量,还会增加部队营区或野外机动平台供电容量的要求;同时,在锂離子電池具备了高倍率充电能力的前提下,电流越大,充电时间越短,越有利于部队应急任务的执行。综合上述因素,在现有供电体制的基础上,应确立充电电流的最佳值。
以用户端交流供电容量220V/16A计算,可得出最大功率为3520W。现役充电设备的效率一般约为90%,考虑到高倍率充电时设备热损耗增加等因素,以85%效率计算的有效输出功率为2992W。对比可知,现有市电条件下最多可满足充电设备10C的工作要求。充电电流若从10C增大到20C,理论充电时间会从6min减少到3min,但设备功率增加将近一倍,给配电系统和充电设备的设计和制作带来困难。从使用角度来看,与现有充电设备0.5C充电相比,10C充电可使理论充电时间由2h缩短到6min。综上所述,锂離子電池的高倍率充电设为10C是较为可行的。
上一篇: 動力锂電池組配組技術
下一篇: 磷酸鐵锂動力電池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