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機電池需要激活嗎?
電池需是要做激活處理的,但這不是用戶的要做的事,而是锂電池生産廠家要做的事情,這是爲什麽呢?因爲锂離子電池在出廠以前要經過如下過程:


锂離子電池殼灌輸電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恒压充电,然后放电,如此进行几个循环,使电极充分浸润電解液,充分活化,以容量达到要求为止,这个就是激活过程-—-分容,就是測試電池的容量選取不同性能(容量)的電池進行歸類,劃分電池的等級,進行容量匹配等.這樣出來的锂離子電池到用戶手上已經是激活過的了.大家常用的鎳镉電池和鎳氫電池也是如此化成激活以後才出廠的.其中有些電池的激活過程需要電池處于開口狀態,激活以後再封口,這個工序也只可能做锂電池電芯生産廠家來完成了.
這裏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電池廠出廠的電池到用戶手上,這個時間有時會很長,短則1個月,長則半年,這個時候,因爲電池電極材料會鈍化,所以廠家建議初次使用的電池最好進行35次完全充放過程,以便消除電極材料的鈍化,達到最大容量.
在2001年頒布的三個關于鎳氫電池.鎳镉電池和锂離子電池的國標中,其初始容量的檢測均有明確規定,對電池可以進行5次深充深放,當有一次符合規定時,試驗即可停止.這很好的解釋了我說的這個現象.
那麽稱之爲“第二次激活”也是可以的,用戶初次使用的“新”電池盡量進行幾次深充放循環.
這個問題是緊扣上面的電池激活問題的,姑且設出廠的電池到用戶手上有電極鈍化現象,爲了激活電池進行深充深放電循環3次.其實這個問題轉化爲深充是不是就是要充12個小時的問題.那麽我的另一片文章”論手機電池的充電時間“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答案是不需要充12小時.
早期的手机鎳氫電池因为需要补充和涓流充电过程,要达到最完美的充饱状态,可能需要5个小时左右,但是也是不需要12个小时的.而锂离子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更是决定了它的深充电时间无需12个小时.
對于锂離子電池有人會間,既然恒壓階段锂離子電池的電流逐漸減小,是不是當電流小到無窮小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深充.我曾經畫出恒壓階段電流減小對時間的曲線,對它進行多次曲線擬合,發現這個曲線可以用1/x的函數方式接近與零電流,實際測試時因爲锂離子電池本身存在的自放電現象,這個零電流是永遠不可能到達的.
以600mAh的電池爲例,設置截至電流爲0.01C(即6mA),它的1C充電時間不超過150分鍾,那麽設置截至電流爲0.001C(即0.6mA),它的充電時間可能爲10小時一
–這個因爲儀器精度的問題,已經無法精確獲得,但是從0.01C到0.001C獲的容量經計算僅爲1.7mAh,以多用的7個多小時來換取這僅僅的千分之三不到的容量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
何況,還有其它的充電方式,比如脈沖充電方式使锂離子電池來達到4.2V的限制電壓,它根本沒有截止最小電流判斷階段,一般150分鍾後它就是100%充飽了.許多手機都是用脈沖充電方式的.
有人曾經用手機顯示充飽後,再用座充進行充電來確認手機的充飽程度,這個測試方法欠嚴謹。
首先座充顯示綠燈不是檢測真正充飽與否的一個依據.
檢測锂離子電池充飽與否的唯一最終的方法就是測試在不充電(也不放電)狀態時的锂離子電池的電壓.
所謂恒壓階段電流減小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逐漸減小在電池內阻上因充電電流而産生的附加電壓,當電流小到0.01C,比如6mA,這個電流乘與電池內阻(一般在200毫歐之內)僅爲1mV,可以認爲這時的電壓就是無電流狀態的電池電壓.
其次,手機的基准電壓不一定等于座充的基准電壓,手機認爲充飽的電池到了座充上,座充卻不認爲已經充飽,卻繼續進行充電.
上一篇: 锂聚合物電池與普通锂電池的區別
下一篇: 锂離子電池的使用方法